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溪居即事

崔道融 崔道融〔唐代〕

篱外谁家不系船,春风吹入钓鱼湾。
小童疑是有村客,急向柴门去却关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,小船被春风吹动,一直漂进钓鱼湾。
玩耍的小童看到有船进湾来了,以为有客人来,急忙跑去打开柴门。

注释
溪居:溪边村舍。
即事:对眼前的事物、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。
系:栓,捆绑。
疑:怀疑,以为。
柴门:指用树枝编扎为门,言其简陋。也作杂木为门,与朱门相对应。诗中泛指家门。
去却:却是助词,去却意思为去掉。
关:这里指关闭柴门的栓卡、钩环之类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杨大中编,唐宋绝句五百首,东北大学出版社,2016.09,第310页
2、 冯亦鹤,汤克友主编,小学古诗文辞典,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1998.12,第127页

赏析

  这首诗写诗人偶然遇见的一件日常小事。此诗的头两句是写,作者无意中发现,不知是哪一家的“不系船”随风飘进了钓鱼湾;后两句是写,一位小童正在宅前屋后玩耍,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,以为是有客人来。全诗朴素自然,平淡疏野,诗味浓郁,意境悠远。读罢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、优美的景色,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。

  “篱外谁家不系船,春风吹入钓鱼湾。”一个春日,诗人也许是在湾边垂钓,或许是在欣赏春景,忽然看见一只小船随着上涨的春水,顺着风势,悠悠荡荡飘进钓鱼湾来。诗人暗想,一定是哪一家粗心,劳作完毕忘了把船系上。诗人在此仅用两笔即勾勒出溪居生活的恬静平和、生意盎然。

  “小童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绝大部分晚唐诗人,尤其是唐末诗人在“无事”之中,情感趋于淡泊,情趣渐向市井通俗之风转移,崔道融即属此类。黄巢起义时,崔道融避地东浮,隐居温州仙岩山,此诗应作于此段时间,是诗人居住在水乡小河畔的村舍里所见到的一幕水乡风情,信手拈来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冯亦鹤,汤克友主编,小学古诗文辞典,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1998.12,第127页
2、 田耕宇著,唐音余韵:晚唐诗研究,巴蜀书社,2001年08月第1版,第192页

简析

  《 溪居即事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头两句写,诗人无意中发现,不知是哪一家的“不系船”随风飘进了钓鱼湾;后两句写,一位小童正在宅前屋后玩耍,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,以为是有客人来。全诗朴素自然,平淡疏野,诗味浓郁,意境悠远。铺陈出一幅水乡宁静、优美的画卷,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。

崔道融

崔道融

崔道融(?—907年),唐代诗人,自号东瓯散人。荆州江陵(今湖北江陵县)人。乾宁二年(895年)前后,任永嘉(今浙江省温州市)县令,早年曾游历陕西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后入朝为右补阙,不久因避战乱入闽。僖宗乾符二年(875年),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,辑为《申唐诗》3卷。另有《东浮集》9卷,当为入闽后所作。与司空图、方干为诗友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近八十首。 73篇诗文  20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

柳宗元 柳宗元〔唐代〕

城上高楼接大荒,海天愁思正茫茫。
惊风乱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薜荔墙。
岭树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肠。
共来百越文身地,犹自音书滞一乡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始得西山宴游记

柳宗元 柳宗元〔唐代〕

  自余为僇人,居是州,恒惴慄。其隟也,则施施而行,漫漫而游。日与其徒上高山,入深林,穷回溪,幽泉怪石,无远不到。到则披草而坐,倾壶而醉。醉则更相枕以卧,卧而梦。意有所极,梦亦同趣。觉而起,起而归;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,皆我有也,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。

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坐法华西亭,望西山,始指异之。遂命仆人过湘江,缘染溪,斫榛莽,焚茅茷,穷山之高而止。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,则凡数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。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遁隐。萦青缭白,外与天际,四望如一。然后知是山之特立,不与培塿为类。悠悠乎与颢气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与造物者游,而不知其所穷。引觞满酌,颓然就醉,不知日之入。苍然暮色,自远而至,至无所见,而犹不欲归。心凝形释,与万化冥合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,游于是乎始。故为之文以志。是岁,元和四年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玉阶怨

李白 李白〔唐代〕

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。
却下水晶帘,玲珑望秋月。(水晶 一作:水精)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