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黄公好谦卑

《尹文子》〔先秦〕

  齐有黄公者,好谦卑。有二女,皆国色。以其美也,常谦词毁之,以为丑恶。丑恶之名远布。年过而一国无聘者。 卫有鳏夫,失时,冒娶之,果国色。然后曰:“黄公好谦,故毁其子,谓不美。”于是争相聘之,亦国色也。国色,实也;丑恶,名也。名实相违也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齐国有个叫黄公的人,喜欢谦虚。他有两个女儿,都长得国色天香。因为她们很美,黄公就常用谦词贬低她们,说是丑陋不堪。结果,她们丑陋的名声就远远传开了。等她们过了定亲的年龄,全国都没有来聘娶的人。卫国有位没有妻子的人,过了正常的婚娶年龄,冒失地把他的一个女儿娶去,果真是绝色佳人。以后逢人就说:“黄公喜欢谦虚,故意贬低女儿,说她们长得不美。”从这以后人们争着送聘礼来求娶另一个女儿,也是个绝色佳人。国色天香是实,丑恶是名,这是名实不相符了。

注释
谦卑:谦虚。
好:喜欢。
国色:旧称容貌美丽冠绝一的女子。
毁:贬低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这篇短文主要讲述齐国黄公因喜欢谦虚,常用谦词贬低自己两个美貌女儿的外貌,导致她们过了适婚年龄仍无人求婚。当一位卫国鳏夫冒险娶走其中一个女儿后,发现她实际上是绝色佳人。人们才意识到黄公之前的贬低之词只是谦虚之辞,于是纷纷前来求婚另一个女儿。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谦虚是美德,过分谦虚却会脱离实际,走向反面,造成与自己愿望相反的后果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橘逾淮为枳

刘向 刘向〔先秦〕

  晏子将使楚。楚王闻之,谓左右曰:“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。今方来,吾欲辱之,何以也?”

  左右对曰:“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,过王而行,王曰:‘何为者也?’对曰:‘齐人也。’王曰:‘何坐?’曰:‘坐盗。’”

  晏子至,楚王赐晏子酒。酒酣,吏二缚一人诣王,王曰:“缚者曷为者也?”对曰:“齐人也,坐盗。”

  王视晏子曰:“齐人固善盗乎?”

  晏子避席对曰:“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今民生长于齐不盗,入楚则盗,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?”

  王笑曰:“圣人非所与熙也,寡人反取病焉。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好沤鸟者

列子 列子〔先秦〕

 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。沤鸟之至者,百住而不止。其父曰:“吾闻沤鸟皆从汝游,汝取来,吾玩之。”明日之海上 ,沤鸟舞而不下者也。

  故曰:至言去言,至为无为;齐智之所知,则浅矣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干旄

诗经·国风·鄘风〔先秦〕

孑孑干旄,在浚之郊。素丝纰之,良马四之。彼姝者子,何以畀之?
孑孑干旟,在浚之都。素丝组之,良马五之。彼姝者子,何以予之?
孑孑干旌,在浚之城。素丝祝之,良马六之。彼姝者子,何以告之?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