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自在龛随笔·节选
缪荃孙〔近现代〕
余幼时在申港,时有书客负一大包,闯入书塾。包内湖笔、徽墨、纸本、《四书》、经书,村塾所需无不备。议价后,问家有旧书、残破书否?见村童临帖稍旧者,均欲以新者相易,盖志在收书也。十岁时,在澄怀堂读书。书室有阁,阁上尽破碎之书。一日,书估尽搜括之,雇数夫担而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小时候在申港的时候,有个卖书的商人背着一大包东西闯进了我们的私塾。他包里装满了湖笔、徽墨、纸张、《四书》和其他经书,村里私塾需要的东西他那里都有。谈好价钱后,他还问我们家里有没有旧书或者破书。他看到我们小孩子练习写字用的字帖稍微旧了点,都想用新的来换,原来他的目的是收集旧书。后来,我十岁的时候,在澄怀堂读书。书房里有个小阁楼,阁楼上堆满了破旧的书。有一天,那个书商把所有的破书都搜罗走了,还雇了几个工人用担子挑走了。
注释
书客:书商,书贩。
议价:讲价钱。
易:交换。
搜括:搜求;搜集。
题三义塔
鲁迅〔近现代〕
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
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
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
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
度尽劫波兄弟在,相逢一笑泯恩仇。
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,持归养之,初亦相安,而终化去。建塔以藏,且征题咏,率成一律,聊答遐情云尔。
田父遗产
《走进文言文》〔近现代〕
昔有一田父,自幼孤寒,而立之年乃有家室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躬养子女,赈穷济贫。年八旬而卧床不起,弥留之际呼儿孙于床前,曰:“吾行将就木,无有金银遗尔,唯有两物可为纪念。”遂指木椟,命长儿启之。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,皆愕然。田父曰:“锄者,冀尔等一生勤劳;布衣者,愿若终身俭朴。”言讫而亡。儿孙遂永志其志。